English

中国呼唤数字图书馆

1999-03-1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邢宇皓 我有话说

由于缺乏现代化的信息共享手段,在原北京图书馆购置的外文图书、期刊中,有15%~20%被各地其他图书馆重复订购,每年重复购书费用近2亿元;同时,在网上运行的中文信息十分匮乏,远不能满足读者需要。在世界各国的“空中图书馆”计划纷纷上马之际——

十几年前,有人曾在北京街头作过统计,跑在北京路面上的小汽车到底有多少是国产车、有多少是外国货。统计结果颇有些令国人尴尬。然而,当国产轿车已在公路上飞驰的今天,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我们又再度陷入了当年“中国路跑外国车”的窘境。

网上中文信息待充实

从全球的范围来看,在网上运行的信息,英文占90%以上。据统计,在世界各国公布的数字中,我国数据库数量只占世界数据库总量的百分之一;而数据库中数据的含量只占世界总量的千分之一;在网上运行的数据只占世界总量的万分之一。即便在中国人的网络上,跑得依旧是“外国车”。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文信息在网上却有着巨大的需求。1998年5月,北京图书馆开始将500万条数据、300万页中文书刊全文影像数据上网供读者阅读,到年底,总访问量就达到1050万人次。仅今年1月,访问量已突破300万人次,平均每天11万人次,读者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每次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访问量就猛增。

“现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中文信息供求矛盾已经十分突出。网上中文信息的匮乏,与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蕴含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大国形象是极不相称的。”文化部副部长徐文伯说,“目前最迫切需要做的,就是赶上世界信息技术的潮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造我们的‘中国车’。”

为此,有关专家指出,建立中国数字图书馆已迫在眉睫。

数字图书馆浮出水面

什么是数字图书馆呢?

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周和平介绍说,数字图书馆是运用现代最新信息技术所支持的信息资源系统工程。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计划开始于80年代末,首先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为主开始筹备的。“尽管目前对数字图书馆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总的来说,数字图书馆不仅是简单的馆藏资源的数字化,而且是要把数字化了的资源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加工,形成超大规模的资源库,并实现资源库的无缝连接,形成‘空中图书馆’。”

周副馆长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目前,因特网上的信息是无序的,读者要查阅所需要的资料,必须逐个网站或逐个数据库查询,对于那些不懂网络技术的读者来说,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所查到的信息是紊乱的,也容易遗漏。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数字图书馆输出的信息是有序的。任何读者,只要在计算机上输入检索条件,计算机就会自动检索,使读者可以轻易地获得分布在世界各地数据库中的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尽管数字图书馆还处在其发展的初期,但有资料表明,在国外,数字图书馆已普遍受到关注,发展极为迅速。目前,美国、欧洲一些国家都不惜斥巨资建设数字图书馆: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主持的“NSF/ARPA/NASA数字图书馆倡议”已于1997年末完成;法、日、美、英、德、加、意7国国家图书馆参与的“G7全球数字图书馆”将于2000年前后完成;日本斥资4亿美元兴建的“日本国会图书馆关西馆工程”,作为日本最大的数字图书馆和亚洲地区的文献提供中心,也预期在2002年完成。

据不完全统计,美、英、法、日4国,仅国家图书馆所完成的数字馆藏,其存储量最少的约为500GB,最多的已超过3000GB(写1万本书,每本50万字,约10GB容量)。而在新加坡、我国台湾,也都提出要建设以数字化图书馆为支撑的,全球最大的华文信息中心。

有关专家指出,信息资源的竞争正愈演愈烈,落后于人将意味着受制于人,在全球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初期能抢先开展研究,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这样的机遇不应被错过。

“假如,中文数字图书馆的中心建在了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我觉得将会愧对子孙后代。”周副馆长说。

传统图书馆期盼减压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变以馆藏为中心为以用户为中心;变为到馆读者服务为提供全球用户服务;变发展书刊形式的馆藏为发展数字式馆藏;变生产书目资源为生产增值的多媒体资源。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将极大缓解传统图书馆面临的日益沉重的压力。

一方面,是馆藏文献不断增长的压力。据统计,自1916年成立至1949年,31年间,北京图书馆新进的图书总共只有10余万册,而目前该馆1年新增馆藏就是10几万册。出版物的急剧增长,迫使图书馆的书库不得不一再扩建。而数字图书馆的建成,由于使用了新技术,为减少馆藏数量、增加馆藏品种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是资金缺乏的压力。由于资金不足,目前,即便是一些省级的图书馆,每年所进图书也十分有限,而馆际之间又存在重复购买的现象。1997年,北京图书馆购置的外文图书、期刊中,有15%~20%在其他图书馆被重复订购。而使用数字图书馆,国内外图书馆的馆藏资料就可以实现共享、互为补充,在发挥馆藏文献的最大使用价值的同时,每年可为国家节省近2亿元重复购书费用。不仅如此,数字图书馆还避免了各图书馆图书重复编目的浪费,每年也将节约1.2亿元。

此外,为读者提供阅览的压力也将大为减轻。由于传统图书馆的读者必须到馆才能阅览,图书馆越大,借书越困难。而使用数字图书馆,读者不一定非要到图书馆才能够看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更加快捷的阅读手段,把图书馆搬到家里、搬到桌前。而且加大了图书的使用率,一“本”书就可以供所有人同时阅览。

启动文化产业的金钥匙

“目前,我国已拥有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和中国金桥信息网等4大骨干网,和全球最大的有线电视网。而一些科研单位开发的软件系统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从技术角度讲,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能力。数字图书馆的建成还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徐文伯副部长说。

数字图书馆的建成,不但为国家节省了巨额资金,还将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如果使用会员制的消费形式,数字图书馆假如有2000万国内用户,每户年使用费为50元,100万国外用户,每户年使用费50美元,每年就会有14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收入。网上广告、网上销售出版物、电子图书等收入每年也将达2亿元。

此外,数字图书馆的建立,还将大大增强网络对普通用户的吸引力,由此带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服务的消费,仅计算机业的新增产值就将超过5亿元,电子、电信产业的发展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据悉,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对建立数字图书馆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国家图书馆正在抓紧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实验环境。中国数字图书馆正呼之欲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